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医学影像技术
专业代码:620403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专科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医药卫生大类 (62) |
医学技术类 (6204) |
卫生(84) |
影像技师(2-05-07-01) |
X线摄影技术 放射科CT技术 放射科MRI技术 核医学技术 超声技术 放射治疗技术 |
放射医学技士资格 乳腺摄影上岗证 放射医学技士资格 CT技术上岗证 放射医学技士资格 MRI技术上岗证 放射医学技士资格 NMI技术上岗证 放射医学技士资格 CDFI上岗证 放射医学技士资格 LA技术上岗证 |
主要从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放射科、核医学科、超声科、放射治疗科等部门的影像技术工作相关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根据学院提出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医学影像理念,掌握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良好的医学影像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现代医学影像设备技术操作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①强烈的专业自豪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②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质量意识;
③恪于职守、热情服务、责任心强;
④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⑤具有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掌握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业务素质。
2.知识。
①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②掌握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和法律基础知识;
③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
④掌握影像物理基础,人体各系统影像解剖基础知识;
⑤掌握影像电工电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础知识;
⑥掌握X线、CT、MRI、超声、影像核医学成像设备的结构、成像原理基础知识;
⑦掌握X线、CT、MRI、超声、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的知识:
⑧掌握有关放射防护的政策和法规;
⑨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的基本知识;
⑩熟悉放射物理与防护的基本知识;
⑪了解放射治疗技术的基本知识。
3.能力。
①掌握X线摄影条件、X线常规检查体位、特殊X线检查技术、X线造影检查技术、DSA检查、数字X线检查技术、优质X线照片条件等操作技能;
②掌握普通、螺旋CT人体各部位的平扫与增强扫描等操作技能,掌握螺旋CT重建、重组等相关后处理技术;
③掌握人体各部位的MRI扫描的基本理论和操作及相关后处理技能;
④掌握肺部、心脏、腹部、盆腔等超声检查技术的操作技能;
⑤掌握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技能;
⑥具备影像设备简单故障排除、维护和保养的能力;
⑦具备放射治疗技术基本技能;
⑧具备面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
⑨具备查阅影像相关资料及文献的能力;
⑩能够针对工作对未来职业生涯做出规划,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⑪能够对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资料进行积累和整理,对于异常现象及时报告;
⑫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从沟通中获得所需信息并准确表达个人信息;
⑬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能够与人协作完成既定任务;
⑭具备医技沟通、医患沟通、技术人员之间沟通的基本能力。
⑮具备放射辐射自身防护意识并加强对被检者的射线防护。
六、课程设置
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基于医学影像技术工作项目,适合社会需求、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包括X线检查技能、CT检查技能、MRI检查技能、超声检查技能及核医学检查技能5个技能项目,与医学影像技术5个职业岗位相对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职业基础素质,促进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文化素养的养成和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该课程体系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现“技术应用特色,学生素质特色”的专业发展理念。
(一)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12门课程,共620学时,应修满38学分,约占27.5%。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3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4 |
3 |
体育(基础、选项、专项) |
128 |
8 |
4 |
军事理论 |
36 |
2 |
5 |
健康教育 |
16 |
1 |
6 |
医用物理学 |
64 |
4 |
7 |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思维 |
32 |
2 |
8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16 |
1 |
9 |
形势与政策 |
8 |
1 |
10 |
英语 |
104 |
6 |
1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2 |
2 |
12 |
劳动教育 |
64 |
4 |
合计 |
620 |
38 |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16门课程,共1010学时,应修满59学分,约占42.6%。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1 |
正常人体结构 |
96 |
6 |
2 |
生理学 |
48 |
3 |
3 |
病理学 |
54 |
3 |
4 |
断层解剖学 |
54 |
3 |
5 |
诊断学 |
54 |
3 |
6 |
外科学 |
60 |
4 |
7 |
内科学 |
72 |
4 |
8 |
影像电子学基础 |
32 |
2 |
9 |
医学影像设备学 |
72 |
4 |
10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72 |
4 |
11 |
医学影像诊断学 |
180 |
10 |
12 |
影像核医学 |
36 |
2 |
13 |
超声诊断学 |
60 |
4 |
14 |
放射治疗技术 |
48 |
3 |
15 |
介入放射学 |
36 |
2 |
16 |
放射物理与防护 |
36 |
2 |
合计 |
1010 |
59 |
3.实践教学:共1320学时,应修满67学分。其中,集中职业体验、岗前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共864学时,应修满38学分,约占27.5%。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1 |
实践教学 |
456 |
29 |
2 |
职业体验 |
48 |
3 |
3 |
岗前技能训练 |
48 |
3 |
4 |
顶岗实习 |
768 |
32 |
合计 |
1320 |
67 |
4.选修课程:包含素质拓展与专题讲座,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应修满3学分,且选修课程应包含有《应用文写作》、《人际关系学》、《大学语文》中一门和《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卫生政策与法规》、《医学伦理学》中一门。共42学时,应修满3学分,约占2.2%。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1 |
应用文写作 |
24 |
2 |
2 |
人际关系学 |
24 |
2 |
3 |
大学语文 |
24 |
2 |
4 |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 |
18 |
1 |
5 |
卫生政策与法规 |
18 |
1 |
6 |
医学伦理学 |
18 |
1 |
合计 |
42 |
3 |
(二)课程内容
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72学时,4学分。主要介绍X线、CT、MRI等几种影像学技术的成像原理,操作方法;要求掌握影像诊断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医学影像诊断学 180学时,10学分。主要包含:常见各个疾病的影像特点;培养学生的对常见疾病进行影像诊断的能力等。
3.影像设备学 72学时,4学分。主要包含:常规X线、CT、CR、DR、DSA、MR的原理与技术以及工作过程;培养学生掌握常用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常见故障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排除手段的能力等。
4.超声诊断学 60学时,4学分。主要包含: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探测方法,各种疾病的超声声像表现以及临床应用。掌握超声探测操作技术,机体主要组织器官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超声成像表现,要求对常见病多发病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诊断。
5.介入放射学 36学时,2学分。主要介绍在X线、超声、CT、MRI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三年制)总学时2536学时(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时),具体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表1)、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表2)。
表1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
学期 |
教学 |
考核 |
入学教 育军训 |
毕业 教育 |
职业 体验 |
岗前技 能集训 |
毕业 实习 |
总计 |
1 |
16 |
1 |
2 |
|
|
|
|
19 |
2 |
18 |
1 |
|
|
|
|
|
19 |
3 |
18 |
1 |
|
|
2 |
|
|
19 |
4 |
12 |
1 |
|
|
|
2 |
|
20 |
5 |
|
|
|
|
|
|
18 |
18 |
6 |
|
1 |
|
1 |
|
|
14 |
14 |
总计 |
64 |
5 |
2 |
1 |
2 |
2 |
32 |
108 |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
表2 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形式 |
学时 |
理论与实践学时比 |
理论 |
1216 |
1:1.09 |
实验、实训 |
552 |
1320 |
毕业顶岗实习 |
768 |
共计(学时) |
2536学时(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时) |
课内总学时 |
1672 |
(三)教学进程表
表3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 分类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授课时间分配 |
考试 |
考查 |
学分标准 |
每周授课时间分配 |
合计 |
其中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理论 |
实训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一 学期 |
第二 学期 |
32周 |
2周 |
16周 |
18周 |
2周 |
18周 |
12周 |
2周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课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48 |
|
|
1 |
3 |
入学教育和军训 |
3 |
|
职 业 体 验 |
|
|
岗 前 技 能集训 |
毕业实习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72 |
|
|
2 |
4 |
|
4 |
|
|
3 |
体育(基础、选项、专项) |
128 |
10 |
118 |
|
1,2,3.4 |
8 |
2 |
2 |
2★ |
2★ |
4 |
军事理论 |
36 |
36 |
|
|
2 |
2 |
2网络 |
|
|
|
5 |
健康教育 |
16 |
16 |
|
|
1 |
1 |
|
2*8/ |
|
|
6 |
医用物理学 |
64 |
56 |
8 |
|
1 |
4 |
4 |
|
|
|
限 定 选 修 课 |
7 |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思维 |
32 |
32 |
|
|
1 |
2 |
2 |
|
|
|
8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16 |
16 |
|
|
2 |
1 |
|
/2*8 |
|
|
9 |
形势与政策 |
8 |
8 |
|
|
2 |
1 |
|
/2*4 |
|
|
10 |
英语 |
104 |
104 |
|
|
1,2 |
6 |
2 |
4 |
|
|
1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2 |
16 |
16 |
|
1 |
2 |
2 |
|
|
|
12 |
劳动教育 |
64 |
|
64 |
|
1,2,4,5 |
4 |
|
|
|
|
选 修 课 |
13 |
应用文写作 |
三选一 |
24 |
24 |
|
|
2 |
2 |
|
2 |
|
|
14 |
人际关系学 |
24 |
24 |
|
|
2 |
2 |
15 |
大学语文 |
24 |
24 |
|
|
2 |
2 |
拓展 课 |
16 |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 |
三选一 |
18 |
18 |
|
|
2 |
1 |
|
2*9/ |
|
|
17 |
医学伦理学 |
18 |
18 |
|
|
2 |
1 |
专题 讲座 |
18 |
卫生政策与法规 |
18 |
18 |
|
|
2 |
1 |
小计 |
662 |
456 |
206 |
|
|
41 |
15 |
18 |
2 |
2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课 |
18 |
正常人体结构 |
96 |
78 |
18 |
1 |
|
6 |
6 |
|
|
|
19 |
生理学 |
48 |
39 |
9 |
|
1 |
3 |
3 |
|
|
|
20 |
病理学 |
54 |
45 |
9 |
2 |
|
3 |
|
3 |
|
|
21 |
断层解剖学 |
54 |
45 |
9 |
2 |
|
3 |
|
3 |
|
|
22 |
诊断学 |
54 |
45 |
9 |
|
2 |
3 |
|
3 |
|
|
23 |
外科学(含骨科) |
60 |
52 |
8 |
|
4 |
4 |
|
|
|
5 |
24 |
内科学 |
72 |
60 |
12 |
|
3 |
4 |
|
|
4 |
|
25 |
影像电子学基础 |
32 |
24 |
8 |
|
1 |
2 |
2 |
|
|
|
专业核心课 |
30 |
医学影像设备学 * |
72 |
60 |
12 |
3 |
|
4 |
|
|
4 |
|
31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
72 |
52 |
20 |
3 |
|
4 |
|
|
4 |
|
32 |
医学影像诊断学 * |
180 |
120 |
60 |
3,4 |
|
10 |
|
|
6 |
6 |
33 |
影像核医学 |
36 |
24 |
12 |
|
3 |
2 |
|
|
3 |
|
34 |
超声诊断学 * |
60 |
30 |
30 |
4 |
|
4 |
|
|
|
5 |
35 |
放射治疗技术 |
48 |
36 |
12 |
|
4 |
3 |
|
|
|
4 |
36 |
介入放射学 |
36 |
24 |
12 |
|
4 |
2 |
|
|
|
3 |
37 |
放射物理与防护 |
36 |
26 |
10 |
|
3 |
2 |
|
|
2 |
|
小计 |
1010 |
760 |
250 |
|
|
59 |
11 |
9 |
23 |
23 |
周学时 |
|
|
|
|
|
|
|
26 |
27 |
24 |
25 |
23 |
24 |
24 |
总学时 |
2536 |
|
|
|
|
|
|
|
|
48 |
|
|
48 |
768 |
毕业考试科目 |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综合考 (检查技术、影像诊断、超声、放射治疗技术) |
每学期开课门数 |
|
11 |
11 |
|
7 |
5 |
|
|
考试门次 |
|
1 |
2 |
|
3 |
2 |
|
|
考查门次 |
|
10 |
9 |
|
4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课外实践。
(四)实践教学进程表
表4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序号 |
实践教学环节 |
项 目 |
周数 |
合计课时 |
各学期分配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
正常人体结构 |
6 |
18 |
18 |
|
|
|
|
|
2 |
生理学 |
3 |
9 |
9 |
|
|
|
|
|
3 |
病理学 |
3 |
9 |
|
9 |
|
|
|
|
4 |
断层解剖学 |
3 |
9 |
|
9 |
|
|
|
|
5 |
诊断学 |
3 |
9 |
|
9 |
|
|
|
|
6 |
外科学(含骨科) |
2 |
8 |
|
|
|
8 |
|
|
7 |
内科学 |
4 |
12 |
|
|
12 |
|
|
|
8 |
影像电子学基础 |
2 |
8 |
|
|
8 |
|
|
|
9 |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
医学影像设备学 * |
4 |
12 |
|
|
12 |
|
|
|
10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 |
4 |
20 |
|
|
20 |
|
|
|
11 |
医学影像诊断学 * |
6 |
60 |
|
|
36 |
24 |
|
|
12 |
影像核医学 |
3 |
12 |
|
|
12 |
|
|
|
13 |
超声诊断学 * |
5 |
30 |
|
|
|
30 |
|
|
14 |
放射治疗技术 |
4 |
12 |
|
|
|
12 |
|
|
15 |
介入放射学 |
3 |
12 |
|
|
|
12 |
|
|
16 |
放射物理与防护 |
2 |
10 |
|
|
10 |
|
|
|
17 |
职业体验 |
2 |
24 |
|
|
24 |
|
|
18 |
岗前技能训练 |
2 |
24 |
|
|
|
24 |
|
19 |
顶岗实习 |
32 |
768 |
|
|
|
|
768 |
合 计 |
1066 |
27 |
27 |
134 |
110 |
768 |
八、实施保障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和践行“1+1+1”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学校内上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夯实基础,培养专业思想,提升专业素质。从而使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第二年将学生派驻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前培养学生的病人意识、社会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认识医生对病人、社会的责任。从而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辅助诊断的能力,更自觉养成本专业的职业道德。第三年在第三方各临床医院顶岗实习,在临床实战的环境中独立完成医学影像技术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通过实习单位反馈,检验办学模式质量。
学院组建由学院领导、校内专职教师和合作办学机构、行业专家组成的“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合作委员会”(见表5),在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方面提供决策、指导和监督。定期召开专业合作委员会会议及教学改革研讨会,根据行业发展对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有效指导并及时、科学地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整合,将医学影像技能实践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医学影像 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训练更符合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要。
表5 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简明表
序号 |
姓名 |
会内职务 |
工作单位 |
职务或职称 |
1 |
王荣俊 |
主任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yl6809永利院长、教授 |
2 |
蒋斌 |
副主任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yl6809永利副院长、教授 |
3 |
吕小明 |
委员、秘书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yl6809永利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讲师 |
4 |
梁丹丹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康复治疗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
5 |
余先祥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
6 |
黄永平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临床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
7 |
夏传余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
8 |
陈正徐 |
委员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检验科主任、博士、副主任检验师(行业专家) |
9 |
曹正品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 |
医务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行业专家) |
10 |
刘照勇 |
委员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 |
康复科主任、主治医师 (行业专家) |
11 |
杨彬 |
委员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
影像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行业专家) |
12 |
汪万龙 |
委员 |
芜湖市无为济民医院 |
医务科科长、院长助理、副主任医师(行业专家、学生代表) |
(一)师资队伍
1.“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1)有适应“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确保生师比不高于18:1;
(2)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要达到70%以上,具有临床一线工作经历达100%;
(3)专业课教师须为医院影像科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
(4)具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医学影像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和临床实践;有一定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
(5)能胜任所承担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
2.专业带头人
须有专业带头人1~2名以上,可从医院临床一线外聘专业带头人1名。专业带头人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双师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教学经验,熟练的医学影像职业技能;
(2)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职称;并有中级以上医学影像职称;
(3)在医学影像行业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一定的学术地位,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发表过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承担院(校)级以上相关的科学研究课题或获得院(校)级以上科研奖励;
(4)学术思想活跃,掌握医学影像前沿学术动向,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设计和规划;
(5)承担过院(校)级以上教改科研项目,具有主持教学、培训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能力;
3.骨干教师队伍
专业须有骨干教师6~10人,主要在医院影像科中产生。骨干教师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学工作两年以上。并具有较为深厚的医学影像专业知识、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必要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2)“双师素质”特色突出,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并有中级及以上行业职称或近5年有2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医学影像一线参加实践工作经历;能够在教学、教改、实践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3)具有创新性思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4)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熟知医学影像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施
1.校内教学设施
包括人体解剖实验室、断层解剖实验室、组织胚胎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病理实验室等,各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0M2。
2.校外教学设施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医院在医院的真实的环境中,设施包括CT影像中心、B超诊断中心、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中心、介入治疗中心等。
(三)教学资源
1.校内教学资源
表6 职业基础课程实验室设备一览表
实验室名称 |
实验设备 |
单位 |
台/套数 |
人体解剖实验室 |
全身骨架 |
副 |
5 |
骨骼标本 |
套 |
若干 |
半身人体模型 |
个 |
1 |
各系统解剖模型 |
个 |
若干 |
陈列标本 |
个 |
若干 |
人体标本 |
具 |
2 |
断层解剖实验室 |
人体冠状面模型 |
套 |
1 |
人体矢状面模型 |
套 |
1 |
人体横断面模型 |
套 |
1 |
组织胚胎实验室 |
光学显微镜 |
台 |
50 |
各系统组织切片 |
片 |
若干 |
胚胎模型 |
个 |
各期1个 |
胚胎标本 |
个 |
各期1个 |
生理学实验室 |
兔用手术器械 |
套 |
10 |
兔台 |
个 |
10 |
兔箱 |
个 |
10 |
722分光光度计 |
台 |
2 |
离心机 |
台 |
2 |
光学显微镜 |
台 |
2 |
听诊器 |
个 |
50 |
血压计 |
个 |
30 |
电脑生理数处理系统 |
套 |
1 |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
套 |
1 |
生理记录仪 |
台 |
6 |
二道记录仪 |
台 |
6 |
生物示波器 |
台 |
6 |
病理学实验室 |
显微镜 |
台 |
50 |
显微摄像系统 |
套 |
1 |
病理标本 |
个 |
450 |
病理切片 |
套 |
18 |
2.校外教学资源
CT-MRI诊断中心:Philips 6排螺旋CT机,GE16排螺旋CT机,GE64排螺旋CT,日本高压注射器、激光相机,并配有全院图象存储与远程传输系统。
超声诊断中心:全进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
放射科:CR、DR、乳腺钼靶机、数字化口腔全景机、数字胃肠机、大型平板“C”臂血管造影机等大型影像设备。
核医学科:放射性活度计Rm-905a,DGY型核多功能测量仪,DFM—96型放射免疫γ计数仪,罗氏ECL411、CobasE601电化学发光仪,新产业MAGLUMI2000PLUS、安图AutoLumoA2000Plus。
介入治疗中心:DSA室配备荷兰飞利浦FD20血管造影剂一台。
放疗中心:瑞典Elekta全数字双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多叶光栅(MLC)、模拟定位机、三维适形(调强)治疗计划系统(TPS)。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本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参观教学、情境教学、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在课堂注意师生教学互动,为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室,边教边做,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理论课,尽可能通过挂图、录像、多媒体课件、CAI辅助教学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更感性地理解。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推广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本专业各课程都配有大量的真实临床案例影像片、影像电子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全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全面施行核心课程立体化教学,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像设备齐全,通过见习巩固理论知识。
(五)学习评价
为衡量学生知识、技能水平,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按照教学进程表的规定完成成绩考核。
必修课成绩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方式。考试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每学期考试科目2~4门。制定严格规范的考核标准,注重过程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积极推行教考分离,学生实习前,必须参加统一组织的综合技能考核;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考试。素质拓展课均实行考查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和实践效果考核。
必修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合格必修课程按教学计划学分标准计入毕业总学分。评价方法如下:
1.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技能考核、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综合评定成绩占40%~70%,结业考试成绩占60%~30%。
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选修课程的评价方法 建议在各门选修课程结束时,按所修总学分评定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作为该选修课程的考核成绩。
3.实习阶段考核以医院考核为主。由医院各实习科室带教老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定,最后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医院评定及其实习期间表现情况综合评定。
(六)质量管理
1.管理制度与执行
实行院、系和教研室三级管理,明确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责和管理办法。规范教学任务下达、学期实施性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学生考核等工作。学院制定了《教学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院、系部(分院)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制定了《教学工作流程》《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要求标准》等制度文件,规范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通过学院《教学督导组工作条例》、《教学检查实施办法》、《教学巡视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对教学运行的质量监控;通过《加强教学秩序的若干规定》、《教学事故的界定及处理办法》等文件界定了教学责任的认定,明确了对教学责任的追究制度。严格贯彻落实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注重教学执行力建设,重视发挥教研室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行专业带头人制度。
2.质量监控与反馈
在院教学督导组和分院督导组的指导下,通过新生素质调查、定期教学检查、三级听课制度、学生评教评学活动和深入实习单位走访、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价。积极开展专业自省,促进专业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
九、毕业要求
学生完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教学过程(含入学教育和国防教育、劳动教育、职业体验、岗前技能集训、毕业实习),并获得总学分不少于138学分,通过毕业考试,准予毕业。其中:
1.公共基础课程41学分;
2.专业(技能)课程59学分;
3.职业体验3学分;
4.岗前技能集训3学分;
5.选修课3学分;
6.毕业实习32学分。
符合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及我校学历管理的要求,授予国家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证书。